高雄市政府都發局2017年11月8日率先全國公告「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計畫作業要點」,受理30年以上合法房屋,經結構安全性能評估達危險程度且不具改善效益或無電梯者申請重建,免經審議程序,並享有最高1.3倍獎勵容積,30日內即可核准!
都發局指出,高雄30年以上老屋占全市所有建物45%,政府透過簡化繁瑣冗長行政流程且給予適度誘因,可鼓勵民間自主重建。如果市民有危老屋重建需求,可取得全體所有權人同意,先向工務局確認是否符合危險或老舊合法建築物資格,再檢附重建計畫與相關文件向都發局申請重建容積獎勵。都發局亦將作業要點及書表格式及撰寫範例一併公告在都發局官網,讓民眾能簡單、快速提出申請。 都發局表示,自2017年8月內政部公告危老屋重建獎勵辦法後,已接獲多起民眾詢問如何申請及撰寫重建計畫,但內政部將重建計畫申請書表及撰寫格式授權各地方自行訂定,目前各地方政府仍在研議階段,高雄則領先全國完成法制作業,即日起可受理申請。因政策初上路,許多民眾對於危老屋重建相關內容及程序還有許多疑問,都發局也說明近期內將在市區及鳳山、旗山、岡山等地舉辦說明會為民眾釋疑,屆時會再公告時間地點,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最新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台北市中正區兩大指標豪宅都出現交易紀錄,植物園旁的「松濤苑」9樓總價成交4.92億元,換算每坪價格約261萬元,和過去幾筆交易紀錄相近,臨沂街的「頂禾園」18樓則成交每坪189.6萬元,為該建案首度有實價登錄的交易紀錄。
▲中正區最高價的豪宅「松濤苑」從2013年至今共有6筆實價交易揭露,每坪在260~270萬元,波動幅度並不顯著。(黃柏榮攝影)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今年以來的高端豪宅市場漸有復甦,但仍呈現偶有佳作的交易狀況,買氣回溫主因,一方面是房市政策逐漸穩定,尤其台北市的豪宅稅經過調整後,新的豪宅加稅狀況趨於緩和,另一方面,富裕人士的資產可能隨著全球景氣回溫增加,促使豪宅市場交易有回溫現象。
中正區最高價的豪宅「松濤苑」為今年5月成交4.92億元,換算每坪約261萬元,該案從2013年至今共有6筆實價交易揭露,每坪都在260~270萬元,波動幅度並不顯著。臨沂街的首度實價揭露「頂禾園」,去年12月18樓總價成交3億元,換算每坪成交189.6萬元,成為中正區前五高價的豪宅建案。
公告地價改為兩年一調,107年公告地價將面臨調整,多位台中市議員質詢時,建議市府緩漲,地政局長張治祥表示,對農民等土地長期持有人面臨地價稅上漲的壓力,市府感同身受,今年不動產交易熱度下降,基於維持土地正義及依法公平納稅,兩者平衡之下,明年公告地價,傾向不調漲。
台中市議會今天(9號)進行交通地政業務質詢,議員曾朝榮、邱素貞、江肇國、陳政顯等人,不分藍綠,都關心明年公告地價稅調整問題。邱素貞議員說,觀察近2年房價走勢、實價登錄或內政部發布的台中市都市土地地價指數,都顯示並未大幅上漲,建議明年公告地價應合理反映房市動態,不調高公告地價。地政局長張治祥指出,105年全國平均調幅達30%,造成民眾反彈,為隨時反映地價漲跌趨勢,行政院內政部今年修法,已將公告地價稅由三年一次縮短為兩年,全國趨勢來看,去年地價大漲,今年截至目前地價有下滑趨勢,兩年合計略微上漲,因此明年全國公告地價平均應會微幅上漲。她指出,對台中而言,今年北屯區不動產交易熱度較高,806個區段中有207個區段上漲,但景氣關係,其他區域地價下跌,明年公告地價,地政局會如實反映地價波動情形,兼具土地正義與依法納稅平衡下,明年公告地價傾向不調漲。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2017年10月份新增看屋買方統計發現,整體北市月增34%,與2016年同期相比也有13%的成長。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新增買方統計可視為買方購屋信心的觀察指標之一,10月新增看屋的人數明顯增加,顯示買方購屋意願與信心有再度回溫的跡象。謝志傑指出,房價連續三年盤整修正期,已促使屋主讓利出售,加上不少重劃區推案以破盤價吸引買方,建商推案的價格策略明顯修正,有的銷售單價甚至接近周邊生活圈內的中古屋行情。此外,央行也持續關注房市的走向,近期表示已「軟著陸」,以及金管會宣布,年底之後要調降銀行業承作房貸業務的風險權數,增加銀行房貸資金的釋出,整體環境朝向有益於自住客群看屋與購屋的意願。 台北市10月新增買方月增幅度最顯著的是大安區,成長52%,比2016年同期也增加45%,謝志傑分析,大安區為台北市生活機能最完善的區域,交通便捷與教育文化資源豐厚,知名東區商圈也在其中,吸引許多有購屋意願的買方先來此區看屋、比價,希望能找到理想的好宅。除了市中心的大安區之外,文山區、中山區與士林區的月增率也有42%至44%,顯示部分市郊區的買氣也有增加的趨勢,謝志傑說明,市中心區房價較高,熱門的購屋總價需求以2000萬至4000萬居多,市郊區的部分則是1000萬至3000萬之間的為主,顯示自住首購或是換屋的客群都有意願進場購屋。
若以整體看屋熱度觀察,大安區、文山區、內湖區與士林區看屋比重都超過一成,謝志傑認為,大安區熱門看屋總價帶以2000萬至4000萬居多,此類型產品包括公寓、或2至3房的電梯住宅,熱門公寓產品包括捷運台電大樓站、科技大樓站與六張犁站附近,電梯住宅產品則以捷運忠孝復興站、大安站以及信義安和站附近居多。市郊區的熱門看屋區包括文山區、內湖區以及士林區,熱門看屋總價帶以1000萬至3000萬為主,三個行政區內大部分的住宅產品都含括在內,需視地段是否位於捷運站附近或是核心生活圈內,房價會較高,可購得的坪數較小或屋齡較老,謝志傑認為,購屋總價相同的情況下,房產周邊的生活環境與通勤動線等,是需要買方看屋比較之後,才能做購屋的做進一步的篩選與決策。 謝志傑提醒,以過去房市周期的歷史經驗來看,年底第四季進入傳統購屋旺季,唯目前房價走勢進入盤整或緩跌的格局,房價若能滿足自住換屋客群的合理需求,加上低利環境因素,交易量有機會逐步回溫,以目前最新1-10月六大都會區交易量比2016年同期量增約13%情況下,第四季與2016年同期若能持穩或小幅增加,2017年全台交易量有機會上看27萬棟以上。
台北市實價登錄揭露「松江一號院」2017年8月的交易,該戶位16樓,總坪數201.27坪,總價為2億888萬,單價115.1萬,比2017年二月5樓交易119.3萬略低,不過2017年都比2016年掃貨大戶買的單價高出一成,也讓松江一號院站穩兩億身價。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松江一號院完工3年,樓高22層,松江路上的大坪數豪宅,實價揭露至今有11筆交易,最低價是2016年底一口氣購買7戶的「掃貨價」101.6~103.5萬,最高交易是2014年頂樓22樓單價167.8萬,總價3億元。
台灣房屋智庫進一步統計2億以上住宅大樓交易,台北2016年前三季僅18筆,2017年揭露到9月中的已有32筆,成長7成,其中天母地區因天鑄交屋,因此士林交易量最多,有13筆交易,其次為松山區有7筆,中山區有6筆,信義區3筆,而中正區2筆,大安僅1筆。 張旭嵐表示,2017年豪宅成交單價下修1~2成,不少有實力的高資產族也伺機而動低點入手,因此近來高價物件交易頻傳,跟2016年相比,豪宅產品不僅量回,價也略增,總價逾兩億的交易平均單價也從150.9萬增加到154.5萬,略增2.4%,這也顯示豪宅市場確實有逐漸回溫的現象,估計第四季還會陸續有高價宅交易傳出。
根據最新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北市中正區有兩大豪宅社區都出現交易的揭露紀錄,其中指標豪宅「松濤苑」9樓,成交4.92億元,換算單坪成交價格約261萬元,和過去幾筆交易紀錄相似,至於臨沂街的「頂禾園」則成交每坪189.6萬元,是該社區首度有實價揭露的紀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17年以來高端的豪宅市場漸有復甦,不過仍呈現偶有佳作的交易狀況,買氣回溫主因,一方面是房市政策逐漸穩定,尤其是台北市的豪宅稅經過調整後,新的豪宅加稅狀況較為緩和,另一方面富裕人士的資產可能隨全球景氣回溫而增加,因而豪宅市場交易也有回溫現象。
中正區最高價的豪宅「松濤苑」,2017年5月成交4.92億元,換算單價每坪約261萬元,而從2013年到現在共有6筆實價紀錄,單價在每坪260~270萬元,波動幅度並不顯著。 至於臨沂街的首度實價揭露「頂禾園」,2016年12月18樓成交3億元,換算每坪成交單價達189.6萬元,成為中正區前五高價的豪宅社區大樓。